凉山彝族婚姻制度的松动与走向研究——兼析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

被引:8
作者
王卓 [1 ]
张伍呷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2] 中共四川省凉山州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婚姻制度; 社会流动; 长期贫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婚姻制度在任何社会里都是衡量文明与进步的标尺,它通过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定反映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凉山彝族上千年的传统婚姻制度延续至今,仍保留了家支外婚、民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等主要特征。在凉山解放、民主改革、婚姻法、市场经济、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变革性因素冲击下,凉山彝族的民族内婚和等级内婚制度出现松动。处于彝族社会中层的年轻群体开始尝试族际婚姻和等级外婚姻,而处于彝族社会底层的贫困群体的社会流动性很弱,他们在传统婚姻制度的约制下囿于贫困陷阱而难以改变现状。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论定性调查的人数问题:是“代表性”还是“代表什么”的问题——“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及其方法论意义 [J].
潘绥铭 ;
姚星亮 ;
黄盈盈 .
社会科学研究, 2010, (04) :108-115
[3]   少数民族婚姻习惯法的历史变迁——以凉山彝族等级内婚制为例 [J].
严文强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4) :109-113
[4]   彝族祖先崇拜对婚姻习惯法的制约刍论 [J].
程雅群 ;
景志明 .
宗教学研究, 2009, (01) :119-124
[5]   云南彝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永仁县谢腊村彝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J].
杨甫旺 .
学术探索, 2007, (05) :113-116
[6]   彝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特征 [J].
张晓蓓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20-22
[7]   西南彝族传统婚姻形态的宗法性探究 [J].
颜小华 ;
李林凤 .
贵州社会科学, 2005, (02) :37-39
[8]   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 [J].
李晓霞 .
人口研究, 2004, (03) :68-75
[9]   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的特点和趋势 [J].
彭逢铭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17-20
[10]  
社会学.[M].(英) 吉登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