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双回线路耦合效应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17
作者
孙秋芹 [1 ]
王冠 [1 ]
李庆民 [1 ]
张玉军 [2 ]
徐迪 [2 ]
邹振宇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特高压; 同塔双回线路; 耦合效应; 换位; 中性点小电抗; 谐振过电压;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09.04.005
中图分类号
TM723 [超高压输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同塔双回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存在较为严重的耦合效应,为研究其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双回之间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产生机理与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换位方式对检修线路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分量的具体影响,指出运行线路对检修线路的电容耦合参数和互感参数的不对称,是检修线路静电感应分量和电磁感应分量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拟建的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基于ATP-EMTP仿真,计算了双回线路在不同工况和运行状态下的感应电压与电流。特别地,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研究了高抗补偿度和中性点小电抗取值对检修线路感应电压的影响,指出检修线路可能出现较大的感应谐振过电压。研究结果为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7 / 7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同杆双回线路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测量与计算 [J].
韩彦华 ;
黄晓民 ;
杜秦生 .
高电压技术, 2007, (01) :140-142+159
[2]   超高压线路上潜供电弧熄灭特性的分析 [J].
林莘 ;
何柏娜 ;
徐建源 .
高电压技术, 2006, (03) :7-9
[3]   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的方法 [J].
王皓 ;
李永丽 ;
李斌 .
中国电力, 2005, (12) :29-32
[4]   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的计算 [J].
赵华 ;
阮江军 ;
黄道春 .
继电器, 2005, (22) :42-45+57
[5]   同杆双回线换位方式的比较 [J].
林军 ;
曾焕岩 .
高电压技术, 2004, (08) :11-13+16
[6]   故障类型及换位方式对同杆双回线回路间耦合影响的研究 [J].
钱鑫 ;
谢鹏 ;
李琥 ;
施围 .
电网技术, 2002, (10) :18-20+57
[7]   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的选择 [J].
陈禾 ;
陈维贤 .
高电压技术, 2002, (08) :9-10
[8]   洪龙500kV带高抗同杆双回线路间的感应作用研究 [J].
张文亮 ;
谷定燮 ;
方文弟 ;
韩晓言 .
高电压技术, 2002, (02) :10-12
[9]   未换位高压线路中并联电抗器参的选择 [J].
陈禾 ;
陈维贤 .
高电压技术, 1997, (01) :16-18
[10]   关于同杆双回线检修回路中接地开关开断工况的研究 [J].
李斌,曹荣江,顾霓鸿 .
电网技术, 1995, (01)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