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强早志留世灰泥丘中微生物及其造岩意义

被引:9
作者
张廷山
边立曾
俞剑华
兰光志
孙蓬育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2] 西南石油学院勘探系!四川南充
关键词
微生物化石; 灰泥丘; 造岩作用; 早志留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 [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 ,在陕西宁强早志留世深缓坡微晶灰泥丘中发现 3种微生物化石 ,分别为 :( 1 )表面光滑卵球体 ,其大小为 5μm× 3μm ,壳体表面光滑 ,长轴端具有圆形凹坑或凸起 ,可能为芽体及芽痕 ;此类化石能与真菌类菌孢对比 ;( 2 )表面粗糙的椭球体 ,其大小为 60 μm× 50 μm ,壳体表面粗糙 ,具蠕虫状断续条纹 ,并有方解石胶结物生长 ;( 3)网格状结构 ,由钙化的胶质席状物及枝状物组成 ,网呈枝状分叉 ,盖覆于灰泥之上并参加造岩。经能谱分析 ,所有微生物化石均由碳酸钙组成 ,他们在灰泥丘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造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地构造对上扬子区志留纪生物礁分布及发育的控制 [J].
张廷山 ;
陈晓慧 ;
边立曾 ;
俞剑华 ;
兰光志 ;
万云 .
沉积学报, 1996, (04) :85-94
[2]   川西北早志留世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缓坡 [J].
张廷山,兰光志,陈晓慧,俞剑华,边立曾 .
沉积学报, 1995, (04) :27-36
[3]   江西玉山县王家坝晚奥陶世三衢山组点礁发育特征及其群落研究 [J].
方一亭 ;
边立曾 ;
施贵军 ;
余金龙 ;
陈敏娟 ;
俞剑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4) :670-679+831
[4]  
Anthracoporella mounds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 Auernig Group, Carnic Alps (Austria)[J] . Karl Krainer.Facies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