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控矿地质因素新探

被引:10
作者
邓吉牛
曲丽莉
机构
[1] 北京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层控矽卡岩型; 铜矿床; 渗透性; S形褶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角度出发,结合野外调研及资料分析,作者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特定的透水─不透水地层系统、S形褶皱构造及蘑菇状岩体三者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一认识为本地区寻找此类矿床提供了直接的找矿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 [J].
於崇文 .
现代地质, 1989, (03) :267-289
[3]   论长江中、下游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J].
顾连兴 ;
徐克勤 .
地质学报, 1986, (02) :176-188+218
[4]   关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以安徽省内下扬子坳陷中一些矿床为例 [J].
常印佛 ;
刘学圭 .
矿床地质, 1983, (01) :11-20
[5]  
大型铜矿地质与找矿[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之田等著, 1994
[6]  
层控矿床和层状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乌尔夫(Wolf,K.H.)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