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导光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旭
吴禹
仝旋
许孝芳
吕柳
机构
[1]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表面光学; 光电子学; 表面等离子激元; 银纳米线; 耦合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41.4 [电磁波与电磁场]; TN25 [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
学科分类号
0809 ; 0702 ; 070207 ;
摘要
搭建采用光纤锥近场激发银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光路,并在氧化铟锡(ITO)衬底上实现银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突破衍射极限在亚波长领域的光波导。通过R轴旋转平移台,改变光纤锥与银纳米线平行方向上的角度,研究在ITO衬底上银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不同激发角度下的耦合效率。实验上获得不同角度下银纳米线光波导的电荷耦合元件(CCD)数码信息图,并采用Adobe Photoshop灰度直方图的方法,在100 pixel×100 pixel质量下计算入射光强以及出射光强,进而计算银纳米线的耦合效率。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发角度下,银纳米线在ITO衬底上的耦合效率与激发角度相关,两者平行时耦合效率最高,垂直时耦合效率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表面等离激元与标准光纤的集成和应用.[D].李西远.浙江大学.2014, 01
[2]  
回音壁模式微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研究.[D].董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04
[3]  
纳米金属和荧光量子点复合体系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荧光的研究.[D].吕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09
[4]   基于金属狭缝-凹槽结构单向激发表面等离子体 [J].
陈全胜 ;
佟玉莹 ;
庄园 ;
蒋晓月 ;
顾磊 ;
王继成 ;
王跃科 .
中国激光, 2014, 41 (05) :241-244
[5]   双节MIM结构表面等离子体窄带光学滤波器 [J].
罗昕 ;
邹喜华 ;
温坤华 ;
潘炜 ;
闫连山 ;
李孝峰 .
光学学报, 2013, 33 (11) :245-249
[6]   金属光栅结构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 [J].
肖钰斐 ;
张卫平 ;
黄海华 ;
庞霖 .
中国激光, 2013, 40 (11) :253-258
[7]  
表面等离子体在金属纳米线光信息传输中的应用.[D].杨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01
[8]  
Propagation losses in gold nanowires.[J].Xiyuan Li;Xin Guo;Delong Wang;Limin Tong.Optics Communications.2014,
[9]   Exploitation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J].
Hutter, E ;
Fendler, JH .
ADVANCED MATERIALS, 2004, 16 (19) :1685-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