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药材总生物碱含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黄文华 [1 ]
张蕊 [1 ]
郭宝林 [1 ]
斯金平 [2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2]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F; 昆明山海棠; 东北雷公藤; 总生物碱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考察雷公藤药材总生物碱的含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氧化铝柱色谱分离进行样品前处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8 nm波长下测定吸收度。结果与结论:一般韧皮部含量是木质部含量的2~5倍,二者含量变化呈现一致性。从不同种和类型看,昆明山海棠含量较高,雷公藤F次之,东北雷公藤最低;但每一类型内,不同居群间差别较小。含量较高的居群均来自雷公藤F和昆明山海棠,它们是江西遂川、安徽黄山、浙江景宁和云南昆明。居群内个体间的差别在不同居群中程度有所不同,浙江景宁、福建泰宁、云南昆明等居群内多样性丰富,有利于优良种质的选择。在同一植株内,药材粗细对总生物碱的含量影响不大。木质部总生物碱的含量呈现随季节变化的规律,3月含量最高,然后降低,12月降为最低。韧皮部的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 [J].
苏维广 ;
孟江 .
辽宁中医杂志, 2003, (10) :845-846
[2]   雷公藤生物碱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舒孝顺 ;
高中洪 ;
杨祥良 .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 (02) :150-152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口服液总生物碱的含量 [J].
张荣 ;
汤秋华 ;
胡永狮 ;
郭文勇 ;
杜青云 .
华西药学杂志, 2000, (02) :133-135
[4]   雷公藤活性单体的筛选及毒性研究 [J].
虞海燕 ;
秦万章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2) :70-71+82
[5]   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在复方制剂工艺中动态变化的研究 [J].
王旭深 ;
周莉玲 .
中成药, 1999, (01) :3-6
[6]   人工栽培和野生雷公藤的质量比较 [J].
周迎新 ;
方乍浦 ;
张亚均 ;
曾宪仪 ;
雷江凌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3) :145-147
[7]   不同地区不同药用部位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J].
戴克敏,王艳 .
中成药, 1994, (11) :4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