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上地幔倾斜构造与陆-陆碰撞过程

被引:36
作者
吴庆举
曾融生
赵文津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接收函数; 上地幔构造; 印度-欧亚碰撞; 倾斜界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远震体波波形的偏移叠加方法,自INDEPTH-3远震资料中获得可靠的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上地幔构造.结果显示,在藏南下面,一个倾斜界面自100km深度由南向北俯冲到410km界面附近.这说明印度-欧亚碰撞时,印度上地幔岩石圈曾经与地壳拆离,并向更深的欧亚上地幔俯冲.这样的陆-陆碰撞过程与海洋碰撞过程有很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地壳俯冲带——地震学证据
    曾融生
    丁志峰
    吴庆举
    吴建平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6) : 780 - 797
  • [2] 青藏高原挤压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傅容珊
    徐耀民
    黄建华
    李力刚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 346 - 355
  • [3]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
    傅容珊
    李力刚
    黄建华
    徐耀民
    常筱华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5) : 609 - 617
  • [4]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
    吴庆举
    曾融生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5) : 669 - 679
  • [5]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双陆内俯冲构造与部分熔融层特征──INDEPTH项目结果的初步综合
    赵文津
    K.D.Nelson
    徐中信
    L.D.Brown
    J.T.Kuo
    R.Meissner
    熊嘉育
    INDEPTH项目组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3) : 325 - 33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