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机械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分析

被引:22
作者
付华
李萍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 粮食生产; 大中小型农机; 区域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反映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对粮食生产的时代影响及其认识的变化深入。本文基于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别以东、中、西部地区及坡度等级进行分组估计,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产出弹性及粮食产出增量贡献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表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分析对粮食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可能低估了农业机械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第二、不同地区之间农业机械的适用性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不同地区的坡度等级,在高坡度等级的地区,小型农机更为适用,在低坡度等级的地区,大中型农机则更为适用。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发展结构,制定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因地制宜的发展不同类型农业机械;二是激励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高质量供给、高效能应用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异动风险及应对措施——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分析 [J].
张秀青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 (05) :4-8
[2]   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实现路径 [J].
王瑞峰 ;
李爽 ;
王红蕾 ;
李靖 .
统计与决策, 2020, 36 (14) :93-97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J].
王钢 ;
钱龙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9) :15-29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阶段性演变与发展趋势 [J].
方师乐 ;
黄祖辉 .
农业经济问题, 2019, (10) :36-49
[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演进特征探析 [J].
蒋永穆 ;
卢洋 ;
张晓磊 .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08) :9-18+113
[6]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分析 [J].
辛岭 ;
安晓宁 .
经济纵横, 2019, (05) :109-118
[7]   农地确权、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分析 [J].
林文声 ;
王志刚 ;
王美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8) :64-82
[8]   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外溢效应 [J].
刘超 ;
朱满德 ;
陈其兰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39 (04) :591-600
[9]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 [J].
杨进 ;
吴比 ;
金松青 ;
陈志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3) :89-104
[10]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农机跨区服务的视角 [J].
方师乐 ;
卫龙宝 ;
伍骏骞 .
管理世界, 2017, (11) :65-7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