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鞍上肿瘤的MRI诊断(附23例报告)
被引:3
作者:
贾洪顺
郭燕舞
孙涛
郭成伟
黄志平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影像诊断科
[2]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3]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消化内科
来源:
关键词:
鞍区;
肿瘤;
核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41 [颅内肿瘤及脑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MRI对鞍上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鞍上肿瘤患者临床及头颅MRI资料,其中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5例,室管膜瘤和生殖细胞瘤各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和表皮样囊肿各2例。结果颅咽管瘤边界光整,肿瘤以囊性或囊性成分为主;囊性部分呈短T1、长T2信号5例,长T1、长T2信号2例,等T1、长T2信号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显著强化。5例脑膜瘤4例起源于鞍结节,1例起源于前床突,肿瘤边界光整;平扫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均匀显著强化,可见"脑膜尾征"。室管膜瘤形态极不规则,2例侵犯额叶,1例侵犯丘脑;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1例见有团块状钙化(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生殖细胞瘤形态较规则,肿瘤沿垂体柄向鞍内生长,致垂体柄增粗,T1WI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1例表现颅内多发病灶:2例平扫呈长T1、稍长T2信号,1例呈长T1、长T2信号,瘤内有较多数量小圆形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明显。2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浅分叶状,肿瘤沿视路生长,1例肿瘤跨越前、中、后颅窝,1例显示一侧视神经增粗;平扫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边缘见有多个新月状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2例表皮样囊肿形态不规则,肿瘤向后蔓延生长至环池和桥前池;呈长T1、长T2信号,内见线样间隔;增强后无强化。结论不同类型鞍上肿瘤MRI表现不同,MRI对鞍上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2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