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链

被引:89
作者
韩金良 [1 ]
吴树仁 [1 ]
汪华斌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关键词
地质灾害链; 地震滑坡; 降雨诱发的滑坡; 碎屑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用系统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出发点。当前,地质灾害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地质灾害链的理论及其评价方法和技术还不完善。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地质灾害链的定义、分类和分级,初步总结中国地质灾害链的分布规律,综合分析地质灾害链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其发展方向,并提出地质灾害链防治的一些措施和建议。按诱发因素,地质灾害链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灾害链、外动力地质灾害链、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链以及复合型地质灾害链。依据地质灾害链的规模不同,地质灾害链依次可以分为四级:一级地质灾害链,全球级别的地质灾害链;二级地质灾害链,区域地质灾害链;三级地质灾害链,流域地质灾害链;四级地质灾害链,单条冲沟地质灾害链。在中国的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链活动频繁、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巨大。在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南北向地震带,内、外动力地质灾害链活动频繁,影响深远。地震灾害链、崩塌和滑坡转化为泥石流问题、滑坡坝溃决问题、冰湖溃决灾害链、台风灾害链等问题将是未来地质灾害链的研究重点;地质灾害链评价、预测及其风险评估将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地质灾害链的防治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最终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福建台风灾害链分析——以2005年“龙王”台风为例 [J].
陈香 ;
陈静 ;
王静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03-208
[2]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J].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3) :433-454
[3]   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J].
韩金良 ;
吴树仁 ;
李东林 ;
谭成轩 ;
张永双 ;
孙炜峰 ;
乔子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1) :101-108
[4]   大型个体滑坡遥感调查 [J].
王治华 .
地学前缘, 2006, (05) :516-523
[5]   西藏典型冰湖溃决型泥石流的初步研究 [J].
刘伟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3) :88-92
[6]   张溪滑坡——台风诱发滑坡成因分析 [J].
彭社琴 ;
陈明东 .
山地学报, 2005, (06) :6725-6728
[7]   西藏东南部泥石流堵塞坝的形成机理 [J].
吴积善 ;
程尊兰 ;
耿学勇 .
山地学报, 2005, (04) :4399-4405
[8]   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 [J].
冯自立 ;
崔鹏 ;
何思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8-14
[9]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评述 [J].
刘红帅 ;
薄景山 ;
刘德东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 (01) :164-171
[10]   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的三级评判预测 [J].
孙进忠 ;
陈祥 ;
王余庆 .
地震研究, 2004, (03) :2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