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是唯物论——与胡曲园老师商榷

被引:1
作者
于鹏彬
机构
关键词
《老子》; 以无为本; 宇宙万物; 《道德经》; 有生于无; 万物之母; 唯物论; 唯物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老子》哲学性质,历来有唯心和唯物的不同看法,现在仍然是评价《老子》的争论要点。胡曲园老师在《<老子>不是唯心论》(《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老子》“精气说”,主张《老子》唯物论。其论据主要是:(一)“道”是“精”、“一”、“物”。根据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的第二十一章、“道生一”的第四十二章。(二)“无”是“无名”。根据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的第十四章。(三)“无”是辩证法的否定因素。根据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第四十章、“三十幅共一毂”的第十一章。作为刚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商榷意见,切望得到胡老师的指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24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