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前后干流环境变化

被引:7
作者
宋洋 [1 ,2 ]
包安明 [1 ]
黄粤 [1 ]
王永琴 [3 ]
姜亮亮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信息中心
[6]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7] 不详
关键词
环境质量变化; 综合治理规划;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塔里木河干流区;
D O I
10.13866/j.azr.2016.02.02
中图分类号
P333.5 [水利化、水土保持对径流的影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塔里木河干流2000年和2010年的环境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干流区土地覆盖/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构建了塔里木河干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对其治理前后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上、中、下游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草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显著减少,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其中,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化,林地向草地的转化,以及天然草地与未利用地向水域的转化是土地覆盖类型间的主要方向;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区各类型变化程度和速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塔里木河干流环境质量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好转,除上游处于一般级别外,其他地区仍然处于较差的环境级别;其中上、中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数(ecological index,EI)变化不明显,而下游区EI指数则显著增加,说明治理工程的实施使下游绿色走廊来水量增加,生态输水区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地下水得到补充,两岸植被恢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要素变化的遥感分析 [J].
谭克龙 ;
王晓峰 ;
高会军 ;
程维明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 (04) :604-610
[2]   近20a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J].
孙美琴 ;
赵成义 ;
施枫芝 ;
彭冬梅 ;
吴世新 .
干旱区研究 , 2013, (01) :16-21
[3]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祖木拉提·伊布拉音 ;
吐尔逊·哈斯木 ;
阿依先木·司马义 ;
曼尼萨汗·吐尔隼 ;
韩桂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8) :29-35
[4]   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治理水量变化初探 [J].
袁著春 ;
周海鹰 .
水资源保护, 2010, 26 (02) :56-60+91
[5]   基于多时相CBERS/CCD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变化 [J].
段含明 ;
艾里西尔库尔班 ;
玉米提哈力克 ;
王珊珊 ;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利克木 ;
买合木提巴拉提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263-271
[6]   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与分析 [J].
周小成 ;
汪小钦 ;
江洪 ;
吴波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2) :231-236
[7]   基于GIS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J].
王宏伟 ;
张小雷 ;
乔木 ;
缪燕江 .
干旱区地理, 2008, (02) :215-221
[8]   基于3S技术的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J].
闫正龙 ;
黄强 ;
畅建霞 ;
王义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1) :190-193
[9]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现状分析 [J].
潘存军 ;
杨健 ;
牛树奎 .
干旱区研究, 2007, (05) :637-640
[10]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抬升的地表植被恢复价值初探 [J].
徐海量 ;
叶茂 ;
丁宇 ;
张青青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48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