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张建华
机构
[1]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 O157:H7; 实验室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通过食物和水传播。本文介绍该病原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细菌的培养分离、胶体金免疫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免疫荧光酶标法(VIDAS和miniVIDAS)、直接PCR、多重PCR和荧光定量PCR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应用斑点免疫层析、免疫磁珠法快速分离大肠杆菌O157∶H7 [J].
庞惠勇 ;
张玉玲 ;
田锦萍 ;
晏梅 ;
张慧 .
现代预防医学, 2002, (03) :347-349
[2]   建立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O:H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J].
钟彦伟 ;
汪力亚 ;
周继文 ;
夏光明 ;
杨守纯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0, (01) :83-84
[3]   用微型自动免疫分析仪快速检测出口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 [J].
傅晓琴 ;
范放 .
现代商检科技, 1997, (06) :9-11
[4]  
Rapid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with multiplex real-time PCR assays .2 Jothikumar N,Griffiths MW.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