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林区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赵世伟 [1 ]
卢璐 [1 ]
刘娜娜 [1 ]
吴金水 [2 ]
苏静 [1 ]
杨永辉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系统转换;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稳定性有机碳; 子午岭林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系统转换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循环及环境质量.本研究分析了子午岭林区农田、草地、灌丛和森林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各生态系统中,表层(0~10 cm)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40~70 cm).与农田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相比,草地、灌丛、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82.07%、121.67%和183.16%,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也有类似的趋势;从增加的绝对值来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24、4.13和5.43 g/kg,土壤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4.76、6.23和10.18g/kg.表明农田生态系统转换为林、草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且,土壤作为碳“汇”的功能增强,更有利于CO2固定和生态环境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030 / 10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及其活性的影响
    贾松伟
    贺秀斌
    陈云明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 78 - 80+84
  • [2]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有机质与持水性能变化
    周印东
    吴金水
    赵世伟
    郭胜利
    路鹏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6) : 895 - 900
  • [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J]. 生态学报, 2003, (04) : 787 - 796
  • [4]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邹厚远
    刘国彬
    王晗生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 1 - 8
  • [5]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沈宏
    曹志洪
    王志明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 15 - 20
  • [6]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cleared temperate forest spodosols converted to maize cropping
    Jolivet, C
    Arrouays, D
    Andreux, F
    Leveque, J
    [J]. PLANT AND SOIL, 1997, 191 (02) : 225 - 231
  • [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