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开始,我国森林害虫治理策略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已经过去,第一个时期包括了三个阶段,即害虫防治(1949~1963)、协调防治(1963~1980)、综合治理IPM(1980~1996),IPM由于融合了生态学理论,是该时期的治虫策略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它是以杀虫剂治虫为基础的。第二个时期即虫害的可持续控制SPM时代的到来(1996),它的产生是国家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害虫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共同作用的结果。SPM是建立在生态体系这个基础上的治虫策略,这是治虫理论上的变革,但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包括:昆虫群落多样性测度ICDM,虫害频度PFI,多样性测度阈值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