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害虫治理策略的变革及其新课题

被引:15
作者
李孟楼
郭新荣
谢恩魁
机构
[1] 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2] 西北林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害虫治理,理论,变革,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新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从1949年开始,我国森林害虫治理策略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已经过去,第一个时期包括了三个阶段,即害虫防治(1949~1963)、协调防治(1963~1980)、综合治理IPM(1980~1996),IPM由于融合了生态学理论,是该时期的治虫策略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它是以杀虫剂治虫为基础的。第二个时期即虫害的可持续控制SPM时代的到来(1996),它的产生是国家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害虫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共同作用的结果。SPM是建立在生态体系这个基础上的治虫策略,这是治虫理论上的变革,但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包括:昆虫群落多样性测度ICDM,虫害频度PFI,多样性测度阈值DTV。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封山育林对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J].
高宝嘉 ;
张执中 ;
李镇宇 .
生态学报, 1992, (01) :1-7
[2]   我国森林昆虫事业发展概况 [J].
李镇宇 .
陕西林业科技, 1992, (02) :4-8
[3]   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J].
李周直 .
陕西林业科技, 1992, (02) :9-12+8
[4]   谈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 [J].
马世骏 .
昆虫学报, 1976, (02) :129-141
[5]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植保工作的发展方向 [J].
包建中 .
农业科技通讯, 1973, (10) :22-23
[6]  
中国森林昆虫[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