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59
作者
王保全 [1 ]
强子同 [1 ]
张帆 [1 ]
王兴志 [1 ]
王一 [1 ]
曹伟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白云岩; 稳定同位素;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9.05.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多年来,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一直是地质研究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对马五段白云岩的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表明,孔洞充填的白云石(含鞍状白云石)和白云岩的δ13C、δ18O值极其近似,且白云岩的δ18OPDB值比奥陶纪海水值要偏负1.752‰~4.395‰(平均2.911‰);成岩流体(水)的δ18OSMOW平均值为+8‰,比当时海水值偏正;87Sr/86Sr比值比奥陶纪海水87Sr/86Sr比值要高。从C、O同位素数据上看,形成白云岩和沉淀于孔洞中的白云石(含鞍状白云石)的流体为同源流体;造成白云岩的δ18O值偏负的原因主要是埋藏条件的"温度效应";87Sr/86Sr比值偏高可能是交代流体来自或流经了富含放射成因Sr的铝硅酸盐基底或硅质碎屑岩。这些特征表明马五段白云岩很可能形成于埋藏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浙江江山震旦系碳同位素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J].
彭花明 ;
郭福生 ;
严兆彬 ;
夏菲 ;
杨志 .
地球化学, 2006, (06) :577-585
[2]   激光显微取样技术在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J].
罗平 ;
苏立萍 ;
罗忠 ;
崔京钢 ;
闫继红 .
地球化学, 2006, (03) :325-330
[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分析 [J].
刘德良 ;
孙先如 ;
李振生 ;
唐南安 ;
谈迎 ;
刘波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55-161
[4]   紫阳黄柏树湾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矿床锶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研究 [J].
吕志成 ;
刘丛强 ;
刘家军 ;
赵志琦 ;
吴丰昌 ;
李剑 .
地球化学, 2005, (06) :19-35
[5]   奥陶系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及受成岩流体的影响 [J].
黄思静 ;
刘树根 ;
李国蓉 ;
张萌 ;
武文慧 ;
不详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01) :1-7
[6]   浙江江山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J].
郭福生 ;
潘家永 ;
刘林清 ;
杜杨松 ;
郭国林 .
地球化学, 2004, (01) :1-8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 [J].
郑聪斌 ;
章贵松 ;
王飞雁 .
沉积学报, 2001, (04) :524-529+535
[8]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的Sr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彭建堂 ;
胡瑞忠 ;
邓海琳 ;
苏文超 .
地球化学, 2001, (03) :248-256
[9]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群中部块状白云岩的深埋藏白云石化机制 [J].
张永生 .
沉积学报, 2000, (03) :424-430
[10]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中区马五4段白云岩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J].
彭军 ;
田景春 .
矿物岩石, 1998, (02)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