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被引:84
作者
王居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沉积相; 演化; 古近系;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河街组各段沉积相的展布各具特征 ,演化序列清楚。沙四段早期主要发育冲积—洪积扇 ,分布于湖盆的边缘地区 ;沙四段晚期 ,受北断南超的箕状构造背景控制 ,由北向南依次发育了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半深湖相和滨浅湖滩坝相沉积。沙三段沉积时期是三角洲发育的鼎盛时期 ,三角洲的主体主要分布于凹陷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伴随着三角洲自东向西的推进及湖盆范围的不断缩小 ,沉积类型由早期的三角洲—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坡移浊积扇体系向晚期的河流—三角洲体系演化。南部斜坡带以河流相沉积为主 ,北部陡坡带垂向上由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组成。经过沙三段沉积时期三角洲等的填平补齐作用 ,到沙二段沉积时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 ,只在凹陷西部的利津洼陷发育小规模的三角洲—浅湖相沉积。沙一段沉积时期湖盆发生大规模湖侵 ,物源供应减弱 ,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 ,在凹陷南部边缘发育有滩坝相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洼陷带沙三段基准面旋回变化与岩性圈闭 [J].
王居峰 ;
蔡希源 ;
邓宏文 ;
苏法卿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4) :357-361
[2]   史南地区沙三段浊积砂体成因模式探讨 [J].
王居峰 ;
贾光华 ;
刘军锷 ;
李秀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8-10+4
[3]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康仁华 ;
刘魁元 ;
赵翠霞 ;
金平信 ;
彭德堂 ;
罗顺社 ;
李维锋 ;
高振中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19-29
[4]   东营三角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格架初步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邱桂强 ;
王居峰 ;
张昕 ;
李从先 .
沉积学报, 2001, (04) :569-574
[5]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盆地充填模式 [J].
冯有良 .
地球科学, 1999, (06) :635-642
[6]   东营凹陷沙三晚期古生态与古环境分析 [J].
郭秋麟,李蓬,倪丙荣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1) :57-63
[7]   东营盆地始新统沉积体系及盆地演化 [J].
蔡进功,姜秀芳,范存堂 .
沉积学报, 1995, (S1) :27-37
[8]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邓宏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89-97
[9]   湖底扇相模式及其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J].
赵澂林 ;
刘孟慧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4, (04) :323-334
[10]  
中国隐蔽油气藏[M]. 地质出版社 , 潘元林等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