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表面纳米结构与浸润性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王景明 [1 ]
王轲 [1 ]
郑咏梅 [1 ]
江雷 [1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关键词
荷叶效应; 表面浸润性; 纳米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85 [表面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烘烤、化学萃取及物理剥除等方法改变荷叶表面的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全反射红外光谱(ATR)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的基础上,为消除其它外界因素影响样品的真实微观形貌,进一步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通过测量不同处理方法所得样品的表观接触角表征了样品的浸润性质.结果表明,荷叶表面的蜡质是产生表面疏水性的根本原因,其微米级结构放大了其疏水性,而纳米结构是导致其表面高接触角、低滚动角,即"荷叶效应"的关键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96 / 15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SDBS/HCl化学刻蚀法制备具有纳米-微米混合结构的铝基超疏水表面 [J].
潘立宁 ;
董慧茹 ;
毕鹏禹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 (07) :1371-1374
[2]  
Purity of the sacred lotus, or escape from contamination in biological surfaces[J] . W. Barthlott,C. Neinhuis.Planta . 1997 (1)
[3]  
Nanotechnology[P]. COLLI ALAN[GB];WHITE RICHARD[GB].中国专利:US2012038409A1,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