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在武都区造成灾害的特点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永进
叶伟林
机构
[1]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 黄土; 武都; 灾区;
D O 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09.02.015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等次生地质灾害.经过对武都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516处,其中由地震引发新的灾害占87.8%.通过运用GIS技术手段对灾害点综合分析,发现这次地震在武都区造成的灾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灾害点具体现象和理论相结合分析了3种灾害特点的成因,为以后抗震减灾提供一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兰州地区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J].
焦赟 ;
叶伟林 .
甘肃科学学报, 2008, (03) :60-63
[2]   1879年武都南8级大地震及其同震破裂研究 [J].
侯康明 ;
雷中生 ;
万夫岭 ;
李丽梅 ;
熊振 .
中国地震, 2005, (03) :295-310
[3]   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J].
李忠生 .
灾害学, 2003, (04) :65-71
[4]   青藏高原东缘礼县-罗家堡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分析 [J].
韩竹军 ;
向宏发 ;
冉勇康 .
地震地质, 2001, (01) :43-48
[5]   地震动触发滑坡体滑动的机理 [J].
毛彦龙 ;
胡广韬 ;
赵法锁 ;
毛新虎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 (04) :47-50+54
[6]   我国历史地震时滑坡崩塌的发育及分布特征 [J].
孙崇绍 ;
蔡红卫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01) :27-32
[7]   特大地震的震害特征 [J].
孙崇绍 .
西北地震学报, 1993, (02) :64-70
[8]   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向构造及其地震活动和构造力学模式研究 [J].
郭万武 .
西北地震学报, 1993, (01) :52-60
[9]   高烈度地震时黄土地层的液化移动 [J].
白铭学 ;
张苏民 .
工程勘察, 1990, (06) :1-5
[10]   历史地震滑坡与新构造应力场关系新知 [J].
艾南山 ;
刘百篪 ;
周俊喜 .
兰州大学学报, 1984, (01) :174-17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