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荸荠秆枯病菌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9
作者:
梁钧,赖传雅,黄健平,白志良,李界秋,杨少波
机构:
[1] 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
来源:
关键词:
荸荠秆枯菌,生物学性状,营养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45 [水生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荸荠秆枯菌(CylindrosporiumeleocharidisLentz)生长发育温度8~35℃,最适于菌丝体生长、产孢的温度为25~30℃,20~28℃孢子萌芽率较高。致死温度46℃10min。病菌在RH75%以上生长良好,其产孢量则随湿度升高而增加。RH81%以上孢子可以发芽,饱和湿度再加水滴时发芽率最高。PH4.50~9.13均较适于病菌生长,产孢量则以在PH6.94~9.13时较多,PH4.20~7.60较适宜孢子发芽。连续黑光灯照射有促进孢子形成和菌丝体旺盛生长的作用。此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以蜜二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产孢量较多。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的氮源是甘氨酸、DL-α-氨基丙酸和氨基乙酸,脲素较差。
引用
收藏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