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三种制度创新主体的比较及西部制度创新主体定位
被引:11
作者:
严汉平
白永秀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西安
来源: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创新主体;
宏观主体;
中观主体;
微观主体;
D O I:
10.19361/j.er.2007.02.007
中图分类号:
F091.349 [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现代制度学派)];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制度创新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宏观主体、中观主体以及微观主体。通过对不同制度创新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在制度创新时各有利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应有所不同。在西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及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下,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启动期,宏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中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最具有比较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