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回应型的金融法和金融规制——一个面向金融市场的维度

被引:8
作者
沈伟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特别提款权(SDR)——熔断机制;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市场;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及金融体系予以国际层面的研究,以人民币加入SDR为例来诠释中国导向下的国际经验嬗变问题;以中国叫停"熔断机制"为例诠释中国导向下的国际经验转化问题。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容作为开展国内层面研究的对象,金融市场是决定中国经济继续中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金融监管当局经常混淆管制和监管的界限,习惯于事前管制,而忽视事中或事后监管。金融监管必须回应市场,形成风险应对型的监管格局。金融市场的整体性、金融资源的流动性急需克服监管模式的部门化和碎片化,在机制设计方面注重信息均衡和有效激励,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避免机构监管的板块化,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明确承担宏观审慎职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舶来品”熔断机制水土不服 [J].
李潇雄 .
中国企业家, 2016, (02) :18-19
[2]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前景分析 [J].
侯春宇 .
现代经济信息, 2016, (01) :292-293
[4]   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J].
成晋 .
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3) :273-273
[5]   熔断机制的前世今生 [J].
吕斌 .
法人, 2015, (10) :32-34
[6]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新常态”下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之核心 [J].
李丹阳 .
企业导报, 2015, (15) :10-11
[7]   美国次贷危机后国外金融监管经验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J].
赵佳慧 .
商, 2015, (19) :201-201
[8]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J].
尹优平 .
中国金融, 2014, (12) :75-76
[9]   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检讨与反思:分立与统一的视角 [J].
黎四奇 .
现代法学, 2013, 35 (05) :76-87
[10]   金融结构、风险结构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 [J].
巴曙松 ;
吴博 ;
刘睿 .
新金融, 2013, (05)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