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慢性失眠症效果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美兰
叶瑞繁
林举择
机构
[1]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认知行为疗法; 抗抑郁药; 米氮平;
D O I
10.13820/j.cnki.gdyx.2009.02.015
中图分类号
R740 [];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与抗抑郁药(米氮平)联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慢性失眠症成年患者自愿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A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米氮平治疗,B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阿普唑仑治疗,C组接受单纯认知行为疗法。记录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8周末的睡眠质量问卷评分(PSQI)、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睡眠障碍因子分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治疗2周末,A组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及总睡眠时间比B组及C组有显著好转(P<0.05),B组的睡眠潜伏期、HAMD及睡眠障碍因子分比C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末时,A组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及HAMD评分更好于其他两组(P<0.01);C组睡眠指标比B组好(P<0.05);治疗8周末对患者的失眠和抑郁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和C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米氮平治疗对睡眠改善起效快,短期及长期效果均好,并对与患者失眠相关的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也有改善;认知行为疗法+阿普唑仑组在早期治疗中有一些短期疗效,单纯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改善有辅助治疗的长期效果,故应作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基础常规疗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慢性失眠的评价和治疗 [J].
田海军 ;
黄流清 ;
赵忠新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 (05) :538-540
[2]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J].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02) :141-143
[3]   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J].
孙丽娟 .
山东精神医学, 2004, (03) :150-151
[4]   山东省城市老年人失眠现患率及催眠类药物应用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J].
刘连启 ;
刘贤臣 ;
刘兆玺 ;
杨晓东 ;
李传琦 ;
矫正谊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5) :87-87
[5]   认知行为与安眠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J].
吴任钢 ;
张春改 ;
邓军 ;
隆春玲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0) :677-680
[6]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及临床疗效分析 [J].
吴任钢 ;
张苏范 ;
单敬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3) :160-164
[7]  
睡眠障碍临床诊疗.[M].潘集阳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8]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张明园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