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朝辉 [1 ]
赵建民 [2 ]
李静 [2 ]
卢红 [3 ]
王晶晶 [4 ]
欧阳华 [1 ]
宋景贵 [3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身二科
[2] 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3]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集团军部队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述情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31例PSD患者和36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PSD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1或P<0.05);PSD组面对分较非抑郁组明显降低,屈服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F1因子分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社会支持、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及述情障碍可能与PSD的发生有关,加强心理干预、增加社会支持、矫正应对方式及识别情绪能力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74 / 7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 [J].
李虹彦 ;
马洪喜 ;
张志茹 ;
王玉梅 ;
刘璐 ;
安力彬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23) :4730-4732
[2]   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 [J].
程素满 ;
陈金峰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10) :980-981
[3]   大学生归因风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孟勇 ;
郭娟 ;
李森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 (02) :179-181+184
[4]   认知心理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张朝辉 ;
宋景贵 ;
穆俊林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 (01) :65-67
[5]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J].
李云 .
大理学院学报, 2009, 8 (06) :33-36
[6]   脑卒中后抑郁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J].
梁翠萍 ;
孙惠萍 ;
赵宝华 ;
吕佩源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1) :76-77
[7]   肿瘤患者应对方式及述情障碍研究 [J].
吴皓 ;
卢佩琳 ;
王海云 ;
潘宏铭 .
浙江预防医学, 2004, (07) :18-19
[8]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J].
龙洁 ;
刘永珍 ;
蔡焯基 ;
柴滨 ;
陆菁菁 ;
贺佳丽 ;
任艳萍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3) :20-23
[9]  
Interhemispheric Transfer Deficit in Alexithymia: A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Study [J] . Romei,Vincenzo,De Gennaro,Luigi,Fratello,Fabiana,Curcio,Giuseppe,Ferrara,Michele,Pascual-Leone,Alvaro,Bertini,Mario.&nbsp&nbsp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 2008 (3)
[10]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emotional incontinence: Correlation with lesion location [J] . Jong S. Kim,Smi Choi-Kwon.&nbsp&nbspNeurology . 2000 (9,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