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营养缓解水稻幼苗Cd、Cr毒害的生理研究

被引:118
作者
周建华
王永锐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F1);Cd;Cr;叶片生理;Si缓解Cd、Cr毒害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系法杂交稻“培杂山青”和常规稻“双桂36”幼苗经较高浓度的Cd2+(c=9.6~38.4μmol/L)或Cr3+(c=7.5~25.0μmol/L)处理可使其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而叶片的POD活性提高;低浓度Cd2+(c=4.8μmol/L)和Cr3+(c=2.5μmol/L)处理幼苗对上述生理指标有提高作用,但POD活性稍降低.加Si(Na2SiO3)[c(SiO2)=1.331mmol/L]的Cd、Cr处理比不加Si的Cd、Cr处理的幼苗叶片上述生理指标明显提高,且明显降低其POD活性.说明Si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缓解Cd、Cr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而c(Cr3+)=25.0μmol/L是“双桂36”幼苗的致死浓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水稻对硒吸收、分布及硒与硅共施效应
    王永锐,陈平
    [J].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4) : 344 - 348
  • [2] 硅和铬(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伟锋
    陈平
    刘胜洪
    覃广泉
    王鸿博
    王永锐
    [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 (01) : 29 - 35
  • [3] 硅营养抑制钠盐及铜盐毒害水稻秧苗的研究
    王永锐
    成艺
    胡智群
    周建华
    张以顺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 73 - 76
  • [4]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志良主编, 1990
  • [5]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邹琦 主编, 1995
  • [6] 应用蛋白染色剂考马斯蓝D—250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李琳
    焦新之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6) : 52 - 55
  • [7] 水生维管束植物受镉污染后的生理变化及受害机制初探
    孙赛初
    王焕校
    李启任
    [J]. 植物生理学报, 1985, (02) : 113 - 121
  • [8] 种子中镉的积累对蚕豆(Vicia faba)质量的影响
    张云孙
    王焕校
    [J]. 环境科学学报, 1986, (02) : 199 - 206
  • [9] 镉离子对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的影响
    杨丹慧
    许春辉
    赵福洪
    戴云玲
    [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09) : 702 - 707
  • [10] 镉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蒋文智
    黎继岚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6) : 27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