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兰州—西宁为例

被引:22
作者
刘辉 [1 ,2 ]
段汉明 [1 ]
谢元礼 [1 ]
范熙伟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格局;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9.12.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采用Arcgis9.2技术,对兰州—西宁区域31个城市进行城市化空间格局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①兰州—西宁区域城市体系为倒"丁"字形规模等级结构,而不是金字塔型;②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呈现"Y"字形,以西宁—兰州—陇西段陇海铁路和景泰—白银—兰州铁路为中心轴线,城市化水平从轴线向外围按照距离规则逐渐降低,其中西宁、兰州、白银是轴线上的极点;③近几年核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极化性增强,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城市化不平衡指数在增大。同时,区域城市化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较小,区域城市化空间关联弱,城市化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演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995 / 20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结构优化研究 [J].
焦世泰 ;
石培基 ;
王世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1-14
[2]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J].
马晓冬 ;
朱传耿 ;
马荣华 ;
蒲英霞 .
地理学报, 2008, (04) :405-416
[3]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战略构想 [J].
焦世泰 ;
石培基 ;
王世金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2) :43-46
[4]   甘肃省城镇化地域差异研究 [J].
杨中标 ;
石培基 ;
程红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1) :21-26
[5]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 [J].
马荣华 ;
顾朝林 ;
蒲英霞 ;
马晓冬 ;
朱传耿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11-1022
[6]   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城镇体系结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J].
赵娟 ;
张阳生 ;
苏晓海 ;
惠怡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7) :16-20
[7]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J].
宋吉涛 ;
方创琳 ;
宋敦江 .
地理学报, 2006, (12) :1311-1325
[8]   区域城镇化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J].
甘健胜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11) :47-49
[9]   兰州—西宁城市整合与协调发展 [J].
张志斌 ;
张新红 .
经济地理, 2006, (01) :96-99
[10]   中国西部县域城镇化特征空间分析 [J].
李宇 ;
董锁成 ;
王传胜 ;
薛东前 ;
刘鸿雁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115-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