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的年龄差异与刘易斯转折点

被引:22
作者
章铮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劳动生产率; 年龄差异; 农民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的年龄差异引入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分析。劳动生产率年龄差异的存在意味着在相同工资率的前提下,年龄较大、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其进城工作收入达不到保留工资水平,因而只能留在乡村。于是,在高劳动生产率的青年农民工供不应求、刘易斯转折点出现的同时,农村存在着大量低劳动生产率的剩余劳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32 +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几个理论问题 [J].
赵显洲 .
经济学家, 2010, (05) :75-80
[2]   中国发展的挑战与路径:大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 [J].
蔡昉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 25 (01) :4-12
[3]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 [J].
贾先文 ;
黄正泉 ;
黄蔡芬 .
改革与战略, 2010, 26 (01) :94-96
[4]   论农民工就业与城市化——基于年龄结构-生命周期分析 [J].
章铮 ;
杜峥鸣 ;
乔晓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6) :8-18+95
[5]   “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证伪——“民工荒”假象分析 [J].
张宗坪 .
山东经济, 2008, (02) :61-65
[6]   刘易斯拐点的再认识 [J].
刘伟 .
理论月刊, 2008, (02) :130-133
[7]   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兼论经济增长人口红利说 [J].
孙自铎 .
经济学家, 2008, (01) :117-119
[8]   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 [J].
刘林平 ;
张春泥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137+244
[9]   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 [J].
何筠 ;
徐冬梅 ;
吴学平 ;
余昕 ;
袁锐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6) :65-70
[10]   民工流动与乡村中年失业 [J].
章铮 ;
李敬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 (04)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