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PTA和DTA-6对大豆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

被引:22
作者
顾万荣
李召虎
翟志席
段留生
张明才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DCPTA; DTA-6; 大豆;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叔胺类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高生物活性和低分子量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DCPTA和DTA-6是该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目前有关叔胺类活性物质的研究仅在生理效应上,未能揭示叔胺类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特别是对光合作用的调控,从而限制了叔胺类活性物质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大豆中黄13为材料,在温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叔胺类活物质DCPTA和DTA-6对大豆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关键酶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CPTA和DTA-6处理提高了大豆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和叶绿素a/b值;提高了PEPC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了大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电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提高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DCPTA和DTA-6处理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 mg.L-1和10 mg.L-1。
引用
收藏
页码:777 / 7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对花生产量、品质及其根系生理调控研究 [J].
张明才 ;
何钟佩 ;
田晓莉 ;
段留生 ;
王保民 ;
翟志席 ;
李召虎 .
农药学学报, 2003, (04) :47-52
[2]   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在甜豌豆上的应用效果 [J].
张明才 ;
何钟佩 ;
王玉琼 ;
李召虎 ;
王郁铨 .
农药学学报, 2001, (04) :53-58
[3]   大豆叶片C4循环途径酶 [J].
李卫华 ;
卢庆陶 ;
郝乃斌 ;
戈巧英 ;
张其德 ;
杜维广 ;
匡廷云 .
植物学报, 2001, (08) :805-808
[4]   增产胺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J].
叶秀莲,杨成根,赵成美,苏建权,胡雪华,王权友,汪世新,陈天,贾琦 .
农药, 1995, (08) :14-16
[5]   DCPTA的合成研究 [J].
张洪奎,陈明德,郭奇珍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588-590
[6]   高光效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 [J].
郝乃斌 ;
戈巧英 ;
张玉竹 ;
徐继 ;
张国铮 ;
谭克辉 ;
杜维广 ;
张桂茹 ;
栾晓燕 ;
黄承运 .
大豆科学, 1989, (03) :283-287
[7]  
中国东北大豆[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金陵等主编, 1999
[8]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赵世杰等主编, 1998
[9]  
The Sink-Source Transition in Leaves[J] . R Turgeon.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1989
[10]  
Soybean seed number and crop growth rate during flowering .2 Jiang H F,Egli D B. Agronomy Journal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