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杭州地区秋季稻田的甲烷排放

被引:15
作者
戴爱国
王明星
沈壬兴
H.Schütz
W.Seiler
H.Rennenberg
吴海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联邦德国夫琅和费大气环境研究所
[3] 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
关键词
中国稻田; 甲烷排放率; 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7年秋季在杭州郊区采用一套全自动的观测系统,对稻田的甲烷排放进行了观测。在整个晚稻灌溉期内,稻田是大气甲烷的一个源地,其甲烷释放率最高可达240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在水稻成熟期之前,甲烷释放率一般在40-60mg·CH4/m2·h的水平上波动,在成熟期间则降为10mg·CH4/m2·h的水平。除移栽期外的整个水稻生长期间的甲烷平均释放率为39mg/m2·h。甲烷释放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午夜至凌晨3—4点达最大值,白天较低,变化也较小。这可能与水稻植物体由于其生理上的日变化引起的甲烷气体传输能力的日变化有关。实验没有观测到不同施肥(K2SO4和菜饼)对甲烷释放率的明显影响。阴雨天的降温一般在2—3天后引起甲烷释放率的迅速下降,这可能是因土壤中发酵细菌如产甲烷菌数量的减少造成的。尽管甲烷释放率和土壤温度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上是逐步下降的,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性。土壤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只有一小部分释放到大气中,从土壤中冒出来的气泡往往可引起释放率的急剧上升。1985年全球稻田的甲烷释放量估计为134±3lTg(1Tg=1012g),其中12±26Tg和30±6Tg分别来自亚太地区和中国稻田。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IN THE TROPOSPHERE
    STEELE, LP
    FRASER, PJ
    RASMUSSEN, RA
    KHALIL, MAK
    CONWAY, TJ
    CRAWFORD, AJ
    GAMMON, RH
    MASARIE, KA
    THONING, KW
    [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1987, 5 (02) : 125 - 171
  • [2] EFFECTS OF VEGETATION ON THE EMISSION OF METHANE FROM SUBMERGED PADDY SOIL
    HOLZAPFELPSCHORN, A
    CONRAD, R
    SEILER, W
    [J]. PLANT AND SOIL, 1986, 92 (02) : 223 - 233
  • [3]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ies[J] . W. Seiler,A. Holzapfel-Pschorn,R. Conrad,D. Scharffe.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 198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