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居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4
作者
周泓羽 [1 ]
刘巧兰 [1 ]
吴陈 [2 ]
周欢 [1 ]
杨洋 [1 ]
邱培媛 [1 ]
赵莉 [3 ]
马骁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教育教研室
[2] 四川省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教研室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呼吸道传染病; 行为;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居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灾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加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和现场观察调查重灾区德阳市集中安置点灾民960户,共1430人。以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为理论指导,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个体水平和物质环境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发挥直接作用,而社会文化因素则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作用均比较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对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P4,Y=0.406),健康教育(P6,Y=0.314),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态度(P5,Y=0.231),生活环境卫生情况(P9,Y=0.206),文化程度(P3,Y=0.197)。[结论]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应加强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动员社区群众参与疾病预防。
引用
收藏
页码:2310 / 23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的特点及思考 [J].
严文华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06) :594-599
[2]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J].
易滨 .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02) :81-83
[3]   科学认识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J].
王承敏 .
医学与哲学, 2004, (05) :20-20
[4]   健康教育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和地位 [J].
李承希 .
中国健康教育, 2004, (02) :96-96
[5]   以生态学的观点建设现代公共卫生体系 [J].
傅华 ;
胡善联 ;
叶细标 ;
陈平 ;
钱序 ;
梁友信 .
中国卫生资源, 2003, (05) :199-201
[6]  
健康教育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马骁主编, 2004
[7]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志刚主编, 1999
[8]  
The Threa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Following Natural Disasters: A Public Health Response[J] . Stephen C. Waring,Bruce J. Brown.Disaster Management & Response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