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利属性看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21
作者
李永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决定权; 不当得利法; 人格利益; 权利属性; 姓名权; 民法典; 利益衡量; 《德国民法典》; 权利构成; 权利客体; 法律保护;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2.01.013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下的中国,可以说再没有任何一个民法上的问题比人格权更能引起民法学界如此的关注和讨论了。虽然立法机关已经决定将"人格权"作为民法典的一编来规定,但学者之间对此却尚未达成共识。更有学者坚决反对把人格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来对待。即使是同意民法典规定人格权的学者之间,就如何规定人格权的问题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反对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学者也不在少数。抛开上述宏观争议不论,就人格权本身也有下列问题需要澄清:(1)人格权作为一种权利,其构成是否符合权利构成的一般理论?其客体是什么?例如,我国民法学者都认为,"生命权"属于自然人之人格权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 [J].
李永军 .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62-73
[3]  
不当得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09
[4]  
人格权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 五十岚清, 2009
[5]  
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 法律出版社 , 马俊驹, 2009
[6]  
德国债法分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梅迪库斯, 2007
[7]  
法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法)雅克·盖斯旦(JacquesGhestin), 2004
[8]  
德国民法通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拉伦茨, 2003
[9]  
民法哲学论稿[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锡鹤著, 2000
[10]  
民法学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俊浩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