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条件对Cu-MnOx低温液相甲醇合成性能影响

被引:4
作者
杨光 [1 ,2 ]
陈勇 [3 ]
李臣芝 [1 ,2 ]
陈彤 [1 ]
王公应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CO/CO2/H2; 低温液相; 甲醇; Cu-MnOx; K2CO3;
D O I
10.16084/j.cnki.issn1001-3555.2015.02.007
中图分类号
TQ223.121 [];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Cu-MnOx催化剂,用于合成气CO/CO2/H2为原料的低温液相甲醇合成.研究了制备条件对Cu-MnOx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XRD、H2-TPR、CO-TPD表征显示,制备过程中的沉淀p H、煅烧温度等影响Cu-Mn Ox中CuO的分散性、还原性能和对CO的吸附能力.沉淀p H为7、煅烧温度450℃制备的铜锰摩尔比为1∶1的Cu-Mn Ox铜锰相互作用强,CuO分散好,形成的Cu1.5Mn1.5O4晶相利于中间产物甲酸酯的生成,并且其对CO的吸附能力强,H2还原温度适中,利于在预还原条件下生成较多Cu+,因此,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在170℃、5 MPa反应条件下,以K2CO3为助剂、乙醇为溶剂,碳转率为71.8%,甲醇选择性55.9%,同时生成了较多的碳链增长产物,说明CO在该催化剂上可发生解离吸附,为乙醇等C2+低碳醇的合成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不同改性组分对Cu-ZnO基催化剂低温甲醇合成性能的影响 [J].
汤小波 ;
NORITATSU Tsubaki ;
解红娟 ;
韩怡卓 ;
谭猗生 .
燃料化学学报, 2014, 42 (06) :704-709
[2]   铜基催化剂上低温液相甲醇合成的研究 [J].
李臣芝 ;
陈勇 ;
张华 ;
陈彤 ;
王公应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3, 25 (08) :1155-1160
[3]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的CuO-ZnO/Al2O3及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性能研究 [J].
孔秀琴 ;
唐兴江 ;
许珊 ;
王晓来 .
分子催化, 2013, 27 (02) :159-165
[4]   La促进CuCo催化剂上合成气转化制低碳醇的研究 [J].
士丽敏 ;
储伟 ;
邓思玉 .
燃料化学学报, 2012, 40 (04) :436-440
[5]   稀土Ce对CuCo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J].
士丽敏 ;
储伟 ;
徐慧远 ;
邓思玉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 38 (08) :1382-1385
[6]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 [J].
李德宝 ;
马玉刚 ;
齐会杰 ;
李文怀 ;
孙予罕 ;
钟炳 .
化学进展, 2004, (04) :584-592
[7]   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J].
赵宁 ;
杨成 ;
魏伟 ;
王太英 ;
孙予罕 ;
张静 ;
谢亚宁 ;
胡天斗 .
催化学报, 2002, (06) :571-574
[8]   Cu/Mn/Ni/ZrO2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组分作用的初步研究 [J].
赵宁 ;
陈小平 ;
魏伟 ;
王太英 ;
孙予罕 .
燃料化学学报, 2001, (S1) :146-149
[9]   合成甲酸甲酯Cu-Mn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及活性中心研究 [J].
杨迎春 ;
叶芝祥 ;
谢洪平 ;
王多才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39-143
[10]   低温甲醇液相合成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进展 [J].
储伟 ;
吴玉塘 ;
罗仕忠 ;
包信和 ;
林励吾 .
化学进展, 2001, (02) :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