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古气候

被引:20
作者
卢远征
邓胜徽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郝家沟剖面; 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 古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郝家沟剖面三叠系—侏罗系连续发育,是研究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及相关地质问题的重要剖面。孢粉分析发现,上三叠统郝家沟组以气候适应范围较宽的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而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部主要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明显增高,在组合中常占据优势地位,说明研究区早侏罗世气候比晚三叠世更为潮湿。沉积岩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剖面八道湾组下部的δ13C值总体低于-24.5‰,形成两次明显的负向偏移,同时采集的丝炭样品的分析结果也证明δ13C在八道湾组下部具有明显负向偏移。根据现代湖泊沉积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成果,沉积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负偏是气候温暖潮湿化的反应,支持了孢粉研究的结果。以上表明,研究区侏罗纪之初的气候比晚三叠世更加炎热潮湿。
引用
收藏
页码:652 / 6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叠纪末生物集群绝灭事件 [J].
邓胜徽 ;
卢远征 ;
徐道一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9) :3-13
[2]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底部孢粉组合及三叠系—侏罗系界线 [J].
卢远征 ;
邓胜徽 .
地质学报, 2005, (01) :15-27+149
[3]   新疆库车河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沉积环境及古气候 [J].
黄克难 ;
詹家祯 ;
邹义声 ;
王智 ;
周春梅 ;
肖继南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97-208
[4]   C4植物的出现与全球环境变化 [J].
韩家懋 ;
王国安 ;
刘东生 .
地学前缘, 2002, (01) :233-243
[5]   湖泊沉积有机碳同位素与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J].
余俊清 ;
王小燕 ;
李军 ;
安芷生 .
湖泊科学, 2001, (01) :72-78
[6]  
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真蕨类植物[M]. 地质出版社 , 邓胜徽, 2001
[7]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 科学出版社 , 吴兆洪, 1991
[8]  
High-resolution ammonite and carbon isotope stratigraphy across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at New York Canyon (Nevada)[J] . Jean Guex,Annachiara Bartolini,Viorel Atudorei,David Taylo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4 (1)
[9]  
Interpreting carbon-isotope excursions: carbonates and organic matter[J] . Lee R. Kump,Michael A. Arthur.Chemical Geology . 1999 (1)
[10]  
Stomatal Density and Index of Fossil Plants Track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in the Palaeozoic[J] . Jennifer C. McElwain,William G. Chaloner.Annals of Botany . 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