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模式对夏玉米氮肥利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王云奇 [1 ]
陶洪斌 [1 ]
黄收兵 [1 ]
徐丽娜 [1 ]
杨利华 [2 ]
祁利潘 [1 ]
王璞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经济效益;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和氮肥利用的影响,设置4种施氮模式:N0(CK)、N1(基肥30+大口肥120+吐丝肥30)、N2(基肥60+大口肥120)、N3(基肥120+大口肥120+吐丝肥30),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能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N1与N0、N2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34.7和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17.1%,增加产量1590和60.6kg.hm-2。在同等施氮量下,氮肥部分后移能增加产量收入,但不能提高纯收益、产投比。夏玉米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干物质积累(N1、N3处理的干物质与N2相比分别提高2153和2319.4kg.hm-2),延缓吐丝后LAI的下降。施氮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花前花后生物量;氮肥部分后移到吐丝期可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每1kg氮多生产4.3kg玉米;氮肥用量相同,氮肥适当后移,每1kg氮多生产0.56kg玉米。因此,合理的施氮模式,不仅可以增玉米加产量,还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的固持及供应 [J].
梁斌 ;
赵伟 ;
杨学云 ;
周建斌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09) :1750-1757
[2]   氮肥管理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升东 ;
王法宏 ;
司纪升 ;
张宾 ;
孔令安 ;
冯波 .
核农学报, 2012, 26 (02) :403-407
[3]   施氮时期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吕鹏 ;
张吉旺 ;
刘伟 ;
杨今胜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5) :1099-1107
[4]   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J].
战秀梅 ;
李亭亭 ;
韩晓日 ;
邹殿博 ;
左仁辉 ;
叶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61-868
[5]   施氮模式对春玉米养分累积特性的影响 [J].
隽英华 ;
汪仁 ;
孙文涛 ;
邢月华 ;
隋世江 ;
鲁东 ;
毛佰传 .
核农学报, 2011, 25 (01) :143-148
[6]   不同氮肥管理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刘占军 ;
谢佳贵 ;
张宽 ;
王秀芳 ;
侯云鹏 ;
尹彩侠 ;
李书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38-47
[7]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J].
王宜伦 ;
李潮海 ;
谭金芳 ;
张许 ;
刘天学 .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339-347
[8]   氮素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效果的影响 [J].
丁民伟 ;
杜雄 ;
刘梦星 ;
张建恒 ;
崔彦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5) :1100-1107
[9]   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 [J].
王友华 ;
许海涛 ;
许波 ;
张海申 ;
冯晓曦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03) :55-57
[10]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J].
吕丽华 ;
王慧军 ;
王璞 .
华北农学报, 2010, 25 (02) :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