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世纪上半期“以农立国”思想的再审视

被引:8
作者
钟祥财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以农立国; 理论价值; 现代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19~1924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 2 0年代至 4 0年代 ,在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发生了一场是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中的“以农立国”观点 ,已有的经济思想史或现代史研究者大都作出了否定性结论。本文认为 ,作为当时社会经济出现重大转折的产物 ,以农立国思想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首先 ,它所揭示的农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对此后中国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对发展经济学的创立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 ,以农立国思想所强调的在现代化过程中优先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张 ,有助于我们反思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三 ,在更深广的层面 ,以农立国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 ,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 ,深化我们的伦理经济观念 ,并非没有启迪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M].刘克祥;陈争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  
大梦初觉.[M].李向民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3]  
中国的奇迹.[M].林毅夫等 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中国农业若干问题.[M].陈俊生;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5]  
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M].(美)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ger)著;宋承先;洪文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  
论十大关系.[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