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同外植体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24
作者
程林梅
孙毅
刘少翔
王玉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大豆,外植体,植株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不同大豆品种的下胚轴、上胚轴、小真叶和幼胚作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汾豆33号诱导植株再生率最高;诱导频率依次为下胚轴>上胚轴>小真叶>幼胚;下胚轴在B5+NAA0.3mg/L+KT1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直接分化成苗,植株再生频率为34%,最高达50%。获得大豆高频率再生植株,收到较饱满的种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Ri质粒介导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J].
徐香玲 ;
李兴华 ;
刘伟华 ;
李集临 ;
王毅 .
大豆科学, 1996, (04) :279-288
[2]   大豆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J].
周思君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05) :35-37
[3]   激动素和萘乙酸不同浓度配比对大豆组织培养器官分化的影响 [J].
陈云昭 ;
王玉国 .
大豆科学, 1984, (04) :339-343
[4]   大豆外植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J].
陈云昭 ;
王玉国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83, (01) :41-45
[5]  
大豆生理与生理育种[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许忠仁,张贤泽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