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花

被引:3
作者
Frederick J.Perlak
Randy W.Deaton
Toni A.Armstrong
Roy L.Fuchs
Steven R.Sims
John T.Greenplate
David A.Fischhoff
张震林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抗虫基因; 棉株; 转基因植株; 棉铃虫; 棉铃实夜蛾; 棉花害虫; 蛋白; 红铃虫; 甘蓝; 甘蓝类蔬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们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两个变种 B.t.kurstaki HD-1(cryIA(b)和 HD-73(cryIA(c)的抗虫基因进行修饰后转化棉花并使其得到表达,其表达的抗虫蛋白能有效地毒杀农业生产上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在实验室中测定了这些转基因棉花叶组织的总抗虫能力,试验所用的两个鳞翅目昆虫是对 B.t.k.抗虫蛋白相对敏感的甘蓝尺蠖(Trichoplusia ni,cabbage looper)和敏感性比甘蓝尺蠖低100倍的甜菜粘虫(Spodoptera exigua,beet armyworm)。在高虫口密度胁迫下用棉铃虫(Heliothis zea.cotton bollworm)对整株棉花进行抗虫试验,结果显示出蕾、铃的有效抗虫性。对棉花植株进行的免疫(?)迹分析表明,抗虫蛋白的含量为总可溶性蛋白的0.05~0.1%。我们将这些结果视为向农业生产上推广这种经过抗虫遗传改良的经济价值高、种植面广的农作物的主要一步。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