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及凌汛成因分析研究

被引:31
作者
冯国华 [1 ]
朝伦巴根 [1 ]
闫新光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2]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关键词
黄河冰凌; 形成机理; 演变过程; 凌汛成因; 内蒙古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75 [防凌、防凌建筑物];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冰情演变及凌汛成因。文中系统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演变过程的四个时期,即由冰晶形成至产生大量冰凌的成冰期;由凌块封冻至盖面冰层增至最厚的结冰期;冰层开始融化至解冻前的融冰期和解冻开河至冰凌消失的消冰期。分析研究了影响凌汛成因的热力、动力和河势三大作用因素。使河水成冰又由冰融化成水的热量交换作用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热、水温、气温、风、降水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位的抬升以至流速的变化等水流作用,均为动力因素;河道的特性影响为河势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便于指导防凌实践,使防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气温变化对凌情影响的分析 [J].
康玲玲 ;
王云璋 ;
陈发中 ;
王国庆 ;
李皓冰 .
冰川冻土, 2001, (03) :318-322
[2]   松花江下游冰坝形成条件的分析和预报 [J].
刘桂筠 ;
徐德治 .
水文, 1983, (02) :34-37
[3]   黄河下游凌汛成因和防凌对策研究 [J].
魏向阳 ;
蔡彬 .
人民黄河, 1997, (12) :15-18
[4]   1996年凌汛黄河小北干流冰塞壅水成因分析 [J].
孙绵惠 .
人民黄河, 1997, (04) :12-14+20
[5]   封河预报数学模型研究 [J].
可素娟 ;
张学成 ;
王玉明 .
冰川冻土, 2001, (03) :328-332
[6]   近30a气温变化对黄河下游凌情影响分析 [J].
王云璋 ;
康玲玲 ;
陈发中 ;
王国庆 ;
李皓冰 .
冰川冻土, 2001, (03) :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