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土宜科学与地区名优农产品开发

被引:18
作者
林 培
孙丹峰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关键词
地区名优农产品; 经济生物学性状; 土宜科学; 土宜性土地评价; 土宜性土地农用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而发展适于该地区的名优农(畜)产品的需要,首先从地区名优农(畜)产品形成的生态条件分析,进而将我国原传统的土壤适宜性概念拓展到现代的土地适宜性,称之为现代土宜。并提出了“现代土宜科学是研究地区名优农(畜)产品经济生物学性状的生理及其阶段发育对土地生态要求和相应管理措施的应用技术学科”的定义。其次将名优农(畜)产品的经济生物学性状的生态要求采用了地理性的多层阶分级与分区方法,从宏观气候带的一般生境适宜(SE4)到区域气候和土壤性状的品质特优适宜(SE1)和灾害或土壤特性不适宜(SE0)等的名优农(畜)产品土地适宜评级(SE)的5级制,使名优产品的土地适宜性评级开始有了有序的理论阐述及可行性框架,并以我国名产的燕山板栗、四川和三峡的柑桔进行了实例定性评价,由于它系统采用土壤地理的逐阶接近法的方法论而明显有别于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S)框架。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名优农(畜)产品开发的土宜性调查与土宜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方法与原则,以加强现代土宜科学在提高地区农(畜)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速度与科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生命科学和土壤学中几个领域的研究进展.[M].李阜棣等 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
[2]  
中国土壤普查技术.[M].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农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