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基于GIS的县域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18
作者:
毕继业
[1
]
朱道林
[1
]
王秀芬
[2
]
陈百明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县域;
生产潜力;
资源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该文通过构建生产潜力计算模型,利用GIS技术,定量计算了县域尺度的中国(台湾省除外)粮食生产潜力,以此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全国县域尺度粮食现实产量数据,计算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潜力普遍表现为东南高于西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平均光合、光温、光温水、水资源、土地生产潜力依次为65.12,16.82,13.74,15.27和11.07 t/(hm2·a);县域平均光合资源、光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分别为10.93%、41.43%、46.93%和65.4%,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中国县域之间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以及黄土高原地区为县域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区域,西北、黄淮海、四川盆地区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313
+313-31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