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稻光合潜力及其利用状况

被引:2
作者
丁德峻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光饱和点; 生育期; 稻株; 实际产量; 生物指标; 光合潜力; 双季晚稻; 双季早稻; 作稻;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江苏省水稻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对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断增长,全省水稻平均亩产,五十年代为384斤,六十年代上升到450斤,七十年代上升到545斤。水稻最大可能产量能达到多少?这是农业生产规划中想要了解的问题。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从各个方而进行了探讨。本文根据水稻各生育期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大小和能量转换模式,提出估算江苏省各种类型水稻光合潜力经验公式并对全省水稻光能资源、光合潜力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生理.[M].潘瑞炽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9,
[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日]户刈义次 主编;薛德榕 译.科学出版社.1979,
[3]  
几种主要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M].[日]村田吉男 著;郑丕尧 译.农业出版社.1978,
[4]  
水稻的生理.[M].[日]马场赳 著;吴尧鹏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5]   我国水稻生产光温潜力的探讨 [J].
卢其尧 .
农业气象, 1980,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