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杀螺剂室内筛选实验方法标准化的研究 Ⅲ 实验钉螺饲养时间对杀螺效果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戴建荣
梁幼生
张燕萍
徐明
李洪军
朱荫昌
机构:
[1]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无锡
[3] 无锡
来源:
关键词:
钉螺;
饲养时间;
标准化;
杀螺效果;
氯硝柳胺;
D O I:
10.16250/j.32.1374.2003.05.011
中图分类号:
R184.38 [灭钉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了解钉螺从现场采集后,在实验室饲养不同时间对杀螺效果的影响,为杀螺剂室内筛选标准化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平行采集江苏南京和安徽铜陵2地钉螺,分别在室内按常规方法饲养1、6、11、16、21、31、61 d和91 d后分别进行杀螺实验;氯硝柳胺用脱氯自来水配成有效浓度为1.0、0.5、0.25、0.125、0.062 5 mg/L和0.031 3 mg/L的药液;在室温25℃用浸杀法观察杀螺效果。结果 室内饲养1—11 d,1 mg/L氯硝柳胺浸泡钉螺24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杀螺效果稳定,南京钉螺24 h LC50为0.094 7—0.133 9 mg/L,48 h为0.071 8—0.092 6 mg/L;铜陵钉螺24 h LC50为0.082 5—0.103 9 mg/L,48 h为0.071 8—0.082 5 mg/L。饲养时间超过11 d后,杀螺效果显著降低且不稳定;11 d与16 d 1 mg/L氯硝柳胺浸泡钉螺24 h,杀螺效果差异有显著性(X南京24h2=22.26,P<0.01;(X南京24h2=5.19,P<0.05)。结论 钉螺在室内饲养时间超过11 d,钉螺对杀螺剂的敏感性显著降低,可影响杀螺效果的评价,故实验用于杀螺剂筛选的钉螺,应选择在室内饲养时间不超过11 d的钉螺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4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