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驱铜药对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排铜效果的比较

被引:22
作者
杨任民
鲍远程
杨兴涛
娄宗盘
蔡永亮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2]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合肥
[3] 合肥
[4] 合肥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青霉胺; 二巯基丙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等分别比较青霉胺、二巯基丁二酸钠(DMS)、肝豆汤、硫酸锌和BAL对尿铜排出的近期效果及其副反应。结果发现青霉胺的尿铜排出量最高,但症状改善较慢,副反应也多;DMS的尿铜排出量高、症状改善快,是较理想的驱铜药;BAL的尿铜排出量最低,近期改善率低,副反应较多。肝豆汤及硫酸锌的尿铜排出量虽较差,但副反应少,可用于不能应用青霉胺或DMS的患者;也可作为症状缓解患者或潜伏型患者的维持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Aposhian HV,Carter DE,Hoover TD,Hsu CA,Maiorino RM,Stine E. Fundamentals and Applied Toxicology . 1984
[2]  
Cuming GN. Brain . 1948
[3]  
Scheinberg IH. The Lancet . 1982
[4]  
Aposhian HV. 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 1983
[5]  
Walshe JM.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1985
[6]  
Walshe JM. The Lancet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