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二叠纪石英正长斑岩岩墙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67
作者
杨树锋 [1 ]
厉子龙 [1 ]
陈汉林 [1 ]
肖文交 [2 ]
余星 [1 ]
林秀斌 [1 ]
施锡桂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A型石英正长斑岩; 板内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SHRIMP定年;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新疆塔里木盆地内部发育了大量二叠纪(260~292 Ma)玄武岩类为主的岩浆岩,主要由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超镁铁质岩石和正长岩等组成。作者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巴楚水工团附近发现石英正长斑岩岩墙的出现。这些石英正长斑岩属准铝质(A/CNK<1),其中SiO2含量为66~67%,并以富K2O+Na2O(10~11%)、K2O/Na2O(0.8~0.9)和较低的Mg/(Mg+Fe)比值为特征,且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和高场强元素含量(Zr、Nb、Y)、Ga/Al比值、高的稀土总量(631~734×10-6)、高度富集的LREE/HREE比值以及具Eu的负异常。这些特征并结合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其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的特征。低的Y/Nb(0.4)<1.2以及微量元素蜘蛛网图中呈现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以及Nb平坦或稍凸的图谱指示其源区来自于地幔,且在典型板内环境下形成。与小海子水库出露的正长岩的成分特征比较接近并很可能具有相同的源区成分。笔者对小海子正长岩体中粗粒正长岩采用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可靠的一致性年龄值为277±4 Ma,暗示小海子正长岩体侵位时代为277 Ma。根据野外观察、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的初步研究和对比,石英正长斑岩岩墙与小海子正长岩体一起很可能都是在早二叠世晚期形成,约在277Ma左右,它们代表了二叠纪陆内稳定环境下形成的产物,并可能作为塔里木地区最后一次大的岩浆热事件结束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1405 / 14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岩浆作用过程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附视频 [J].
杨树锋 ;
陈汉林 ;
冀登武 ;
厉子龙 ;
董传万 ;
贾承造 ;
魏国齐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504-511
[2]   新疆塔里木板块西部瓦吉里塔格地区二叠纪超镁铁岩的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 [J].
姜常义 ;
张蓬勃 ;
卢登荣 ;
白开寅 .
岩石学报, 2004, (06) :132-143
[3]   柯坪玄武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Nd、Sr、Pb同位素组成与岩石成因 [J].
姜常义 ;
张蓬勃 ;
卢登蓉 ;
白开寅 ;
王瑶培 ;
唐索寒 ;
王进辉 ;
杨淳 .
地质论评, 2004, (05) :492-500
[4]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基性岩带的确定及大地构造意义 [J].
陈汉林 ;
杨树锋 ;
董传万 ;
贾承造 ;
魏国齐 ;
汪振国 .
地球化学, 1997, (06) :77-87
[5]   塔里木盆地地质热事件研究 [J].
陈汉林 ;
杨树锋 ;
董传万 ;
竺国强 ;
贾承造 ;
魏国齐 ;
汪振国 .
科学通报, 1997, (10) :1096-1099
[6]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正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杨树锋,陈汉林,董传万,贾承造,汪振国 .
地球化学, 1996, (02) :121-128
[7]  
A-type granite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and petrogenesis[J] . Joseph B. Whalen,Kenneth L. Currie,Bruce W. Chappell.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