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度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可观测成分模型的贝叶斯方法

被引:16
作者
周晓艳 [1 ]
张杰 [2 ]
李鹏飞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不可观测成分模型; 贝叶斯方法; 潜在GDP; 产出缺口;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2.10.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运用不可观测成分模型及贝叶斯方法对中国的潜在GDP和产出缺口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产出缺口能较为精确地反映中国经济所面临重要事件的冲击效应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信息;外部突发因素和经济政策是导致中国产出缺口波动和经济周期形成的双重主导力量;中国面临潜在GDP增长率逐步下行和实际GDP更趋向低于潜在GDP的双重压力。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通过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适度降低对外依赖,是维持中国经济在一个适度潜在增长率以及产出缺口波动相对较平稳状态的必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季度GDP的季节调整:结构时间序列方法 [J].
王群勇 .
统计研究, 2011, 28 (05) :78-83
[2]   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 [J].
陈晓光 ;
张宇麟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48-59
[3]   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J].
郑挺国 ;
王霞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129-142
[4]   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 [J].
王成勇 ;
艾春荣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78-90
[5]   基于小波降噪方法和季度数据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 [J].
杨天宇 ;
黄淑芬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15-126
[6]   FDI、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J].
邓淇中 .
科学决策, 2010, (01) :27-34
[7]   中国经济周期的国际关联 [J].
袁富华 ;
汪红驹 ;
张晓晶 .
世界经济, 2009, 32 (12) :3-14
[8]   基于多变量动态模型的产出缺口估算 [J].
张成思 .
统计研究, 2009, 26 (07) :27-33
[9]   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 [J].
王少平 ;
胡进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65-76
[10]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 [J].
李浩 ;
胡永刚 ;
马知遥 .
经济研究, 2007, (05) :17-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