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116
作者
武瑛
严陆光
徐善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无接触电能传输; 初、次级补偿; 等效负载阻抗; 稳定性; 零相角谐振频率;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4.05.012
中图分类号
TM72 [输配电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了无接触电磁耦合结构的互感模型,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引入了初级电源端口的等效负载阻抗及零相角谐振频率的概念,并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采用各种初、次级补偿拓扑所带来的频率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研究得知:为了使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初级零相角谐振频率须等于次级谐振频率:要保证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零相角谐振频率必须是唯一的。文中还通过次级品质因数与无接触电磁结构的耦合系数给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边界条件。仿真研究表明:当次级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满足由电磁结构耦合系数所决定的表达式时,就可以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铅酸动力电池组供电的电压源型逆变器——牵引感应电机传动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英文) [J].
程夕明 ;
欧阳明高 ;
孙逢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0) :136-141
[2]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 [J].
武瑛 ;
严陆光 ;
黄常纲 ;
徐善纲 .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3, (04) :10-13+43
[3]   新型无接触能量传输系统 [J].
武瑛 ;
严陆光 ;
徐善纲 .
变压器, 2003, (06) :1-6
[4]   3/3相双绕组发电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J].
杨青 ;
马伟明 ;
吴旭升 ;
孙俊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4) :90-94+116
[5]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J].
王璋奇 ;
王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7) :24-28
[6]  
Contactless underwater power delivery. Heeres B J, Novotny D W, el al. IEEE Annual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