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中学效应、国际分工格局和动态比较优势

被引:3
作者
周燕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干中学效应; 国际分工格局; 动态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0.05.003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可能存在两面性效应。本文以传统李嘉图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参数模拟方法,结合经济规模、产业间技术溢出、产业内技术溢出等因素,探讨开放经济背景下干中学效应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认为开放经济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两面性效应,是其在获取国际产业内溢出或获取国内产业间溢出二者间的取舍。对具有较大经济规模,干中学能力较强和产业间溢出显著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根据初始比较优势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会抑制其技术进步,而适当的产业干预政策则会促进其技术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干中学”到“加工中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 [J].
佟家栋 ;
彭支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71-81
[2]   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变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6, (04) :4-14
[3]   INVENTION AND BOUNDED LEARNING BY DOING [J].
YOUNG, A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3, 101 (03) :443-472
[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LONG-RUN GROWTH [J].
GROSSMAN, GM ;
HELPMAN, 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80 (04) :79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