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被引:208
作者
侯增谦
莫宣学
高永丰
曲晓明
孟祥金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河北石家庄,北京,北京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铜矿; 含矿斑岩; 埃达克岩; 成矿模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3.01.001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通过对 3个重要的斑岩铜矿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发现 ,最具成矿潜力的含矿斑岩不是典型的岛弧岩浆岩 ,而是一种高SiO2 〔w(SiO2 ) >5 6 %〕、高Al2 O3〔w(Al2 O3) >15 %〕、富Sr(多数wSr>40 0× 10 -6)、低Y(多数wY<16× 10 -6)的岩石 ,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 ,显示埃达克岩岩浆亲合性。含矿的长英质岩浆并非来自地幔楔形区或壳幔过渡带 ,而是来自俯冲的洋壳板片的直接熔融。该俯冲板片熔融前通常变质为含水的榴辉岩。在安第斯弧造山带 ,大洋板块低缓、快速、斜向俯冲 ,诱发洋壳板片直接熔融 ,形成埃达克质熔体 ,后者通过分凝和封闭性演化 ,形成安第斯中新世_上新世巨型斑岩铜矿系统 ;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俯冲并堆积于地幔岩石圈的古老洋壳物质的变质和拆沉 ,诱发榴辉岩部分熔融 ,产生埃达克质熔体 ,并与幔源熔体混合 ,形成西藏冈底斯和玉龙斑岩铜矿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冈底斯晚第三纪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高永丰 ;
侯增谦 ;
魏瑞华 .
岩石学报, 2003, (03) :418-428
[2]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王淑贤 ;
高永丰 ;
杜安道 ;
黄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09-618
[3]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黄卫 .
矿床地质, 2001, (04) :355-366
[4]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有望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黄卫 ;
高永丰 .
中国地质, 2001, (10) :27-29+40
[5]   西南三江造山带火山岩-构造组合及其意义 [J].
莫宣学 ;
邓晋福 ;
董方浏 ;
喻学惠 ;
王勇 ;
周肃 ;
杨伟光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2) :121-138
[6]   钾玄岩系列:藏东玉龙铜矿带含矿斑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J].
张玉泉 ;
谢应雯 ;
邱华宁 ;
李献华 ;
钟孙霖 .
地质科学, 1998, (03) :105-112
[7]   藏东玉龙铜矿带含矿斑岩及成岩系列 [J].
张玉泉 ;
谢应雯 ;
梁华英 ;
邱华宁 ;
李献华 ;
钟孙霖 .
地球化学, 1998, (03) :236-243
[8]   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方法研究 [J].
杜安道 ;
何红蓼 ;
殷宁万 ;
邹晓秋 ;
孙亚利 ;
孙德忠 ;
陈少珍 ;
屈文俊 .
地质学报, 1994, (04) :339-347
[9]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唐仁鲤等著, 1995
[10]  
藏东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增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