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三种模式
被引:8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机构
: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学研究
|
2009年
/ 31卷
/ 01期
关键词
:
附带民事诉讼;
先刑后民;
刑民分离;
先民后刑;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在"刑事优先于民事"的基础上,是一种"先刑后民"的程序模式。该模式造成了附带民事诉讼调解难和附带民事判决执行难,且导致附带民事诉讼违背民事侵权法的一般归责原则。学术界提出的"刑民分离"模式,尽管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却可能在实施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障碍。司法实践中盛行的"先民后刑"模式承认民事赔偿折抵刑事处罚的合理性,有效地促成了被告方与被害方的和解,解决了被害人的民事赔偿问题,但在理论正当性上面临争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三种程序模式的并存,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显示出司法实务界自生自发的改革所具有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在推进法制改革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与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J].
法律适用,
2008,
(07)
: 57
-
61
[2]
聚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高遥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高遥生
邢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邢四文
陈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
陈卫东
李洪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李洪江
刘青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刘青峰
王九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
最高人民法院
王九川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28
-
30
[3]
何以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几乎不能执行?
刘青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青峰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45
-
48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李洪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李洪江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40
-
44
[5]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的几点看法
王九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
王九川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49
-
51
[6]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难,如何解决法学界看法不一:靠“国家救助”还是靠“赔钱减刑”?[J]. 谈佳隆.中国经济周刊. 2007(46)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价值的质疑
庞君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庞君淼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5)
: 73
-
79
[8]
对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考虑诉前财产调查[N]. 检察日报. 2008 (003)
[9]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注意民事责任的承担[N]. 检察日报. 2008 (003)
←
1
→
共 9 条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与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J].
法律适用,
2008,
(07)
: 57
-
61
[2]
聚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高遥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高遥生
邢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邢四文
陈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
陈卫东
李洪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李洪江
刘青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刘青峰
王九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
最高人民法院
王九川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28
-
30
[3]
何以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几乎不能执行?
刘青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青峰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45
-
48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李洪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李洪江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40
-
44
[5]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的几点看法
王九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
王九川
[J].
法制资讯,
2008,
(02)
: 49
-
51
[6]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难,如何解决法学界看法不一:靠“国家救助”还是靠“赔钱减刑”?[J]. 谈佳隆.中国经济周刊. 2007(46)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价值的质疑
庞君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庞君淼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5)
: 73
-
79
[8]
对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考虑诉前财产调查[N]. 检察日报. 2008 (003)
[9]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注意民事责任的承担[N]. 检察日报. 2008 (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