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媒介事件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被引:25
作者
邓星华
梁立启
宋宗佩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体育传播; 媒介事件; 体育赛事; 奥运会; 国家形象; 中国;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5.01.003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利用奥运会等大型体育媒介事件,向世界展现出我国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国富民强的经济实力、广博厚重的优秀文化、科技创新的优秀成果、和平共处的交往理念。但是,体育媒介事件在现代化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狭隘民族主义情绪、过度商业化倾向、"金牌至上"情结和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针对存在的现实困境,需要坚持体育媒介事件的公益性质,突出体育媒介事件的文化教育功能,秉持客观公正的传播态度,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以促使体育媒介事件在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全球化视角下体育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J].
宋宗佩 ;
邓星华 .
体育学刊, 2014, 21 (05) :21-24
[2]   2012伦敦奥运会热点事件中的媒体景观 [J].
常江 .
新闻界, 2012, (18) :13-19
[3]   新媒体时代体育传播分析 [J].
董青 ;
洪艳 ;
陈捷 .
体育文化导刊, 2011, (07) :146-149
[4]   北京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J].
费郁红 ;
刘红霞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8 (06) :40-43
[5]   美、日、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电视解说框架分析 [J].
邵培仁 ;
金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5) :46-55
[6]   体育外交的作用及其运用——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J].
李德芳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8, (10) :55-60
[7]   无限放大“金牌情结”十分有害 [J].
任海 .
人民论坛, 2008, (15) :16-17
[8]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J].
熊斗寅 .
体育学刊, 2008, (07) :11-14
[9]   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J].
冯惠玲 ;
胡百精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04) :16-25
[10]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研究 [J].
董杰 .
体育文化导刊, 2004, (02) :29-31